logo

管道修复人的圈子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合作联系人

合作联系人

让城市地下像玻璃一样透明

不许多分 2022-12-06 17:25:00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地下综合体、地下交通枢纽、地下街区、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和地下管廊等新型地下空间设施不断涌现,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让地下空间跟随地上空间的发展步伐,成为智慧城市中发展完善的一部分一直是地下空间发展的目标。

2021年1月,住建部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意见指导,其中要求3年完成地下设施普查,5年完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与此同时,《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等文件,也都提出了“要整合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实现全空间、一体化”等相关描述。

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地下空间发展的大势所趋。

测绘技术助力管廊与地下空间的协同建设

在规划建设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正从浅层逐步走向中深层,向综合体、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运维管理方面,地下空间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运维数据库,践行“智慧城市”的治理理念势在必行,其中也不能忽视城市地下空间事故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在生态文明方面,地下空间可以重点针对交通治堵、节能减排、土地集约利用、路面塌陷、排涝防灾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切实地弥补地上空间的发展困境。


而地下空间的迅猛发展,也让地下空间资源逐步进入紧缺状态,地上遇到的问题在地下也开始显现。

采取管廊与城市人防、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地下商业等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合建的设计,能够节省地下空间资源,分摊地下空间土、护、支成本,有效降低项目总体成本并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随着从综合管廊往外迈步,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首先是协同规划与留白问题,即应如何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地下空间各领域之间互联互通和分界问题等也亟待解决。测绘技术则是实现这张美好蓝图的保障,解决互联问题的法宝。


协同规划,测绘先行。在项目施工前,必然需要针对综合管廊以及其他地下建构筑物等地下空间各类设施,开展数据采集、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查清地下空间浅层、中层和深层的所有情况。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助力查清地下空间基础情况,实现对地下空间的全面分析及预测。再辅以BIM、物联网感知等现代数字化技术,在前期规划中合理统筹,优化地下空间的规划方案,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而在设计建设阶段,可以采用可视化技术交底、多维施工模拟、数字化实时监测等技术,以此来提高地下工程的建设质量及效率,从而有效降低地下空间建设成本。


通过基础数据获得的成果可以融合到地下空间可视化与信息平台建设中,让地下空间在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管理、运维检修同样受益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举例来说,采用智能化管理平台对地下管线、地下管廊等地下空间进行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地下空间的智能化运维管理,提高运维管理的效率;通过5G及物联网感知技术,实时检测地下空间各部位变化,实现对地下空间危险的空间分析及预测,有效地保障地下空间安全运维,助力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下管廊延伸到整个地下空间都离不开5G、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和新设备,精准获取地下空间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让城市地下像玻璃一样透明,以“玻璃城市”的理念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让城市居民的地下出行、生活消费更智能、更安全、更美好。

管道三维姿态测绘仪:地下管线惯性定位仪(管道陀螺仪)是零偏科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下管道定位设备,采用航天器的自主导航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利用组合导航以及基于IMU/里程/运动特征/环境特征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误差在线补偿技术,能够精准可靠地获取城市复杂环境下的地下管线三维信息。地下管线惯性定位仪解决了传统技术存在的受埋深、地质条件、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造成测试结果不可靠的问题。

优点:

l 管内测量

l 不受外界电磁干扰;

l 不受管道埋深影响;

l 适应于各种材质、口径的管道;

l 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l 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

l 测量结果可靠。

地下管线惯性定位仪目前测量精度可以达厘米级,适用管径内径范围40mm-1500mm,更大范围可定制,同时具备双里程计量方式,IP68的防水级别,可在20m-50m水下连续工作超过4小时,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软件操作简单,兼容性强,数据导出便利。

我来回答 邀请回答 共有 0 个回答

24

0

7

纠错/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