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以东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并联网运行
全长41公里,将太原市小店区、山西综改示范区等区域的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统筹周边多座污水处理厂,保证出水达标排放……8月3日,随着太原市汾东污水干管一期工程1标段学府街2号井至3号井顶段贯通,标志着汾东污水处理厂外管网一期工程全线贯通,汾河以东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并联网运行。
贯通后,对太原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起到什么作用?对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有哪些影响……带着这些疑问,8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工程负责人、原太原市小街巷综合整治改造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费翔。
全长41公里统筹周边多座污水处理厂
当日,在费翔办公室,图纸、电脑占据了办公桌的一大半,显得有些凌乱。
“来!咱们还是看着图纸讲得更清楚一些。”一见面,费翔就拿起手边的图纸讲解起来,“汾东污水处理厂外管网一期工程位于小店区,北起学府街沿滨河东路东侧绿化带,经孙家寨中途提升泵站,向南接入汾东污水处理厂。全长41公里,主线井410座,埋深范围4—22米,管径1000—3000毫米,服务面积17841公顷。服务范围北起北中环,南到潇河,东起太榆市政分界,西到汾河。”
该工程自2018年6月开工建设,2019年5月完成37公里,确保汾东污水处理厂顺利投产;2020年4月,完成晋阳街至城南污水处理厂连接线2公里;今年4月,开工建设晋阳街至学府街杨家堡污水处理厂转输段2.2公里;8月3日,汾东污水处理厂外管网一期工程全线贯通。
太原市汾东污水处理厂外管网由4趟主线和多条支线连接组成。其中,第一段从学府街沿滨河东路东侧辅路绿化带,至孙家寨中途泵站;第二段从南环高速以北嘉节村敷设一趟连接管,与城南污水处理厂衔接;第三段由东向西自马练营路横河村位置,沿规划16号线、14号线,将小店东部及山西综改示范区管网接入孙家寨中途泵站;第四段由中途泵站沿太茅路、规划208国道,最后到汾东污水处理厂。
工程建成后,小店区域、山西综改示范区唐槐园区与科创园区,以及潇河园区北区的污水,都纳入污水管道收集系统,最后进入汾河。同时,实现了杨家堡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汾东污水处理厂自主合理调配污水的处理量,大大提高了污水综合处理能力,保证出水达标排放,也为太原市城北雨污分流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深度最深、长度最长的顶管工程曾征用多名潜水员
“此项工程为全国深度最深、长度最长的顶管工程。施工时,曾征用多名潜水员进行地下水中作业。”回忆起曾经施工时的难点问题,费翔记忆犹新。2018年6月一开工,工程就遭遇“沿线穿越村庄较多,拆迁量大、协调和实施难度”等难题。特别是在汾东主干管工程第四标段,沉井深度在21米至23米,地下水源丰富,地质层存在铁板砂层、流沙层,这些都不利于沉井及顶管的施工。
在20多米深的沉井内施工,听起来都是一件很艰难的工程。费翔介绍,沉井施工是将事先在地面上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形状的结构,作为基坑坑壁的支撑,在井壁的保护下,用机械和人工在井内挖土,并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的结构物。重20多吨、直径3米的管道,需要通过沉井放置到地下,再将其一个个连接起来,形成管网。
采访中,费翔的同事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汾东污水处理厂外管网一期工程分10个标段施工。施工期间,费翔24小时坚守在一线。冬季身处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夏季顶着烈日决战工地。每次沉井施工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及时处理遇到的棘手问题,他几天几夜守在工地,困了蜷缩在车上打个盹儿;20多米深的沉井,他爬上爬下,频率比工人还多。看着他充满血丝的双眼,憔悴的面容,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他摆摆手:“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就一天也睡不着。”
“南中环地质条件复杂,也遭遇了一项比较‘难啃’的技术活。”费翔回忆,受到南中环主桥、匝道桥、高杆灯、天然气及热力过汾河管道影响,本来直线铺就的管道,只能绕道而行。加上属于地下施工,仅依靠仪器在进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们多次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协商,最终采取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工艺,创造了顶管施工的又一项纪录。
如今,看着验收完毕、即将交付的汾东污水处理厂外管网一期工程,费翔终于松了口气:“管网全线贯通后,污水有了出路,地下管网不再高水位运行,缩减了污水在管网停留时间,提升了污水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对保护汾河水质,让汾河的‘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具有重要意义。”